首页>中医科普 > 糖尿病 >

杨小红医生:中医称糖尿病是什么病

作者:广东宏韵中医馆点击数: 0发布时间:2024-11-04 16:50

  杨小红医生:中医称糖尿病是什么病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然而,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有着独特的称呼和病因病机的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杨小红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揭示了中医对糖尿病的独特认识。

  一、中医对糖尿病的称呼

  在中医体系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这一名称源于其主要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这些症状与中医理论中的气血津液代谢紊乱、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二、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

  杨小红教授指出,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医籍中就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情志失调以及劳欲过度等。

  先天禀赋不足:指人体本来正气就虚,外来邪气容易侵袭人体的五脏六腑而发病。

  饮食失调:长期暴饮暴食,喜食肥甘厚腻以及辛辣刺激的食品,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湿热蕴结脾胃,使津液耗伤,产生消渴。

  情志失调:无论是大悲大喜或忧思过度,都会使肝气郁而化火,灼伤津液,出现消渴。

  劳欲过度:如房事不节或长期的体力劳动,会耗损肾精,而肾精是人体的阴液,肾精亏损即阴液的丢失,也会导致消渴。

  三、消渴病的中医分型

  根据中医理论,消渴病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

  上消: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属于肺热津伤型。

  中消:表现为多食易饥,属于胃火炽盛型。

  下消:表现为多尿、腰酸等症状,属于肾阴亏虚型或阴阳两虚型。

  四、中医对消渴病的治疗

  杨小红教授强调,中医治疗消渴病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旨在调节体内气血阴阳平衡,从而改善糖尿病症状。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降糖、滋阴、清热、益气等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

  针灸推拿: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生活方式改变: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五、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虽然中医对消渴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但杨小红教授也强调,现代医学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中医与现代医学应相互结合,共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综上所述,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并对其病因病机、分型以及治疗有着独特的认识。杨小红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揭示了中医对糖尿病的独特见解。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上一篇:杨小红医生:糖尿病中医调理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