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科普 > 心脑血管科 >

贾钰华医生:高血压中医诊断及证型

作者:广东宏韵中医馆点击数: 0发布时间:2024-10-16 16:41

  贾钰华医生:高血压中医诊断及证型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治疗。然而,在中医领域,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则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点。作为中医科的主任医师,贾钰华教授对高血压的中医诊断及证型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高血压的中医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判断其病因、病机,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如眩晕、头痛、面红目赤等,可以将其归类为“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形成与肝阳上亢、肾阴亏虚、瘀血阻窍、痰湿内阻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中医诊断

  1. 症状观察

  高血压患者在中医诊断中,首先会接受症状观察。贾钰华教授指出,眩晕、头痛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眩晕多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证型相关,而头痛则可能由肝阳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肾虚头痛、瘀血头痛等引起。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

  2. 舌象与脉象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和脉象来判断其体内气血、脏腑功能的状况。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等体征,这些体征往往与肝阳上亢等证型相对应。舌红苔黄表明体内有热,脉弦或弦数则反映气血运行不畅。

  3. 询问病史与生活习惯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对于中医诊断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贾钰华教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高血压家族史、既往病史以及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中医证型

  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可以分为多种证型,每种证型都有其特定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中医证型:

  1. 肝阳上亢型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时常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方剂,以平肝潜阳、清热息风为主要治法。

  2. 肾阴亏虚型

  肾阴亏虚型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症状。治疗时常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方剂,以滋阴补肾、养肝润燥为主要治法。

  3. 瘀血阻窍型

  瘀血阻窍型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偏身麻木、面唇发绀、舌质紫黯等症状。治疗时常用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方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

  4. 痰湿内阻型

  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欲吐、胸满心悸、肢体困重、体倦嗜睡等症状。治疗时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等方剂,以化痰息风、健脾除湿为主要治法。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中医诊断及证型分析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贾钰华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揭示了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方法。他强调,高血压的中医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判断其病因、病机,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贾钰华医生:高血压中医诊断
下一篇:没有了